Life-note +

思维方式-二

如何培養吊炸天的思維模式

同样的一件事情、同样的一个问题,为什么他的角度和想法这么独特,而我却想不到。

思维的差别!

思维方式的不同!

普通人受限于逻辑以及思维框架的限制,经验主义,往往跳不出经验的框架,带有很强的局限性。只适用于特定的场景,并且非常的片面和不够深入。

客户说已经申请加入了访问白名单,你在他这个经验里面去做了。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加入白名单。

聪明人则懂得利用系统工程的思维,把观察到的事物逐一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环节,并研究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有环节对于整体的影响,并且更深入的探讨问题的本质,这一类的思维方式往往让人得出眼前一亮的观点,并且得到一个全面有深度的结论。

看待问题的方式深刻,更加的触及本质。

为什么家长害怕孩子有网瘾? 影响生活、影响学习、坏习惯。

这些想法突然之间的凭空出现在脑海中。被自己的经验思维所局限。

思维框架第一步:拆拆拆。第二步:问问问!

为什么家长害怕孩子有网瘾? 家长、孩子、网瘾。

1、害怕是什么

2、网瘾是什么

3、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

以原始问题为基础,不断的衍生出新的分支问题,并自我解答,直到自己哑口无言。

1、人为什么会害怕

害怕的原因是什么?害怕未知的事物、害怕无法掌控的事物、过去的经历导致人害怕。

人害怕未知的事物。对于家长来说,网络游戏是未知的,家长很少玩。家长固守着传统的观念,已经与时代脱节,跟不上时代的步伐,无法接受新潮的事物。网络游戏便是其中一个。

害怕无法掌控的事物。网瘾容易着迷,孩子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无法控制。

过去的经验导致人害怕。你的经历不代表别人也会走一遍同样的老路。

2、网瘾是什么?

学习、工作、生活,这种思维有强大的优势,要记得不断的练习,并尝试应用到各个方面,成为下意识的本能。

不断的练习,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。

一个人若想要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话,那么他永远至少都要至少比别人多思考一步。


学习技术的三部曲:WHAT、HOW、WHY

有好几个人觉得工作了几年,也学会了不少的类库、框架、甚至语言,但是感觉自己的能力没有太大的提高。

经过我对周围同事和朋友的观察,大部分感觉自己技术没有提高的人,都仅仅停留在 WHAT 阶段。

第一步:WHAT

对于学习语言(比如 C++、Java、Python),大部分人都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法和标准库,然后用它写一些小程序(诸如二分查找、冒泡排序、简单文件操作等)。

但是光会 What 是不够的。仅仅停留在这个步骤,导致了很多程序员【只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】。这就是目前大部分开发人员的现状。

第二步:HOW

所谓的“HOW”就是“How to do?”。在这个层次,你要搞清楚某个东西,其内部是【如何】运作的?【如何】实现的?…… 举例如下:假如你在学习 Java 语言,你是否搞清楚 GC 如何实现?反射是如何实现?……

在这个阶段,你必须多想想类似这些问题。然后通过各种途径(参见“关于自学能力”的几个方法),把问题彻底搞清楚。自然而然,你的提高就会比较明显。而且如果碰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(比如性能优化),也就知道该如何去解决。

第三步:WHY

一般来说,只有想清楚 HOW 之后,才能继续去考虑 WHY。

所谓的“WHY”,就是搞清楚某个东西【为什么】设计成这样?【为什么】不是另外的样子?这样的设计有什么讲究?

说实在的,善于问“为什么”有一定的天赋成分?好像某个科学大牛曾经说过“提出问题有时候比解决问题更难”。一般来说,只有当你【深刻理解】了某个东西,才能够针对这个东东的【设计】问出一些问题。所以,我前面强调过,要先把 HOW 的问题搞清楚,再来考虑 WHY 的问题。

如果你能够【自己】问出诸如上述的“为什么”问题,并且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解答,那你基本上已经吃透这个技术了,并且你已经【有可能】自己去【设计】一个类似的玩意儿了。到这时,你已经踏上了通向技术高手的康庄大道。

用提问来促进思维——兼谈【非】技术领域的 WHAT HOW WHY 三部曲

 最后,引用哲学鼻祖苏格拉底的名言作本文的结尾:

未经反思自省的人生不值得去过。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.


多去思考,层层递进,找到问题的本质。

Blog

Book

Think